联系方式

实验室位置:

医学研究院8号楼18楼

Email:

zhangxiaolian@whu.edu.cn​

章晓联 教授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免疫学系主任,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国政协委员

学科专业:免疫学、分子免疫、感染免疫

研究方向:人类重要胞内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与糖生物学

实验室位置:医学研究院8号楼18楼

Email:zhangxiaolian@whu.edu.cn

学习经历

1982.09~1986.07 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学士

1986.07~1989.06 武汉大学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硕士

1993.09~1997.09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

1997.09~2001.08 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动物学系,博士后

主要工作经历与任职

1989.06~1993.09 湖北医科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助教,讲师

2001.02~2001.08 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动物学系,研究专家(Research Specialist)

2001.08~2002.05 武汉大学引进人才,亚洲bet356体育官网app下载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研室教授

2004.09~2004.12 日本福岛医科大学生化系(II),访问研究员

2009.01--2009.12 宜昌市伍家岗区副区长

2004~现在 过敏及免疫相关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10~至今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

2002.05~至今 亚洲bet356体育官网app下载免疫学系 系主任,教授,博导;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

2016.06--2021年12月(至今)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0.12—2021年12月(至今)湖北省政协参政仪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十二届湖北省人大代表

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7年-2021年12月(至今))

目前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和兴趣

主要从事胞内病原微生物(结核、丙型肝炎病毒和伤寒)的分子及感染免疫研究,取得一系列国际创新成果:曾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伤寒杆菌病原毒力岛上的IV型纤毛基因操纵子和点特异重组酶基因,并阐明了伤寒杆菌IV纤毛对人体细胞特异性致病机制 (Infect Immunity, 2000,单篇被引122次);首次在国际上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core RNA G4结构,并作为抗HCV的一个新的药靶(Science Advances, 2016);揭示了宿主细胞蛋白-核仁素 (nucleolin, NCL) 参与的靶向HCV core G4结构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机制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8);发现人型毒性M.tb分泌性抗原EST12识别RACK1,阐明了活化RACK1-NF-κB-NLRP3的炎症性信号通路和巨噬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 (Science Advances 2020); 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表面脂糖-ManLAM结合巨噬细胞的一个新受体CD44,筛选特异性靶标ManLAM的适配子,通过阻断ManLAM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了BCG疫苗对结核感染猴以及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应 (J Am Chem Soc, 2016);发现ManLAM能诱导B10细胞产生,并抑制CD4+ Th1免疫 (iScience, 2018);发现毒性结核分枝杆菌H37Rv表面糖脂ManLAM介导的免疫抑制新机制,以ManLAM为靶标的小分子ssDNA适配子在动物感染模型中能有效抵抗毒性MTB感染 (Mol Ther, 2014)。成果多次曾被FACULTY of 1000评价为Top 2%。申请了发明专利7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6项。发表研究论文全文18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0余篇,被Nature、Nature Reviews Micribiology、Annual Reviews of Microbiology等引用次数4000余次,单篇被引最高144次。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973课题 (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面上项目6项、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承担了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等国家级、省、部级基金20余项。

在病原微生物糖免疫学以及感染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次, 湖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次(均排名第一);作为合作者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入选首批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

主要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及免疫学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第7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糖复合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第十三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湖北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微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委员,武汉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并担任多种刊物编委:

Frontiers in Immunology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 )

“Infectious Disorders - Drug Targets”期刊Editorial Board Member;

Virologic Sinica期刊Editorial Board Member;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期刊Review Editor

“ Cell Insight”编委。

教学情况

主讲了口腔、护理、检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各专业《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实验》等课程;主持与参与了《免疫学新进展》、《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技术》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主编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感染免疫学》、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免疫学及实验技术新进展》著作等7部,副主编1部。其中“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章晓联教授主编的《医学免疫学双语实验技术与指导》是国内首部医学免疫学实验双语教材,受到沈倍奋院士高度评价,填补国内双语教材空白,被全国数十所高校采用,出版发行达一万余册(已印刷4次,并再版)。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主持获批了3项国家级项目(品牌课程、示范课程、规划教材等)、2项省级精品课程。指导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先后获得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湖北省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湖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章晓联教授获得“宝钢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师教育奖”,并于2009年和2017年两次主持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得首届武汉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获奖及荣誉

科研获奖

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7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10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2009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入选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

2005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

2013年:获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入选者

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5年:获“金绣球学术奖”于第六届伤寒及其它沙门菌病国际学术年会

2012年:获武汉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010年:获武汉市十佳女科技工作者称号

2016, 2014, 2013, 2010, 2007年:先后5次获得武汉大学医学突出贡献奖

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医学朱裕璧医学奖

教学获奖

2017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获国家级留学生“医学免疫学”英语品牌课程(排名1,课程负责人);

2007年:获国家级“免疫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排名1,课程负责人);

2009年:获国家级“医学机能学”教学团队;

2015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站“负责人;

2014年:获批“湖北名师”;

2011年:评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

2009年: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排名第一);

2009年:获宝钢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师教育奖;

2016年: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主持获得湖北省“医学免疫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排名1,课程负责人);

2008年:主持获得湖北省“医学免疫学”精品课程(排名1,课程负责人);

2008年:获得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排名1);

2007年:获得武汉大学医学免疫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排名1,课程负责人);

2020年:获湖北省百名优秀女性科技创新人才荣誉;

2020年:获得武汉大学首届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近五年主要代表性论文

 

  1. Lnc-EST12, which is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mycobacterial EST12, suppresses antimycobacterial innate immunity through its interaction with FUBP3. Yao Q, Xie Y, Xu D, Qu Z, Wu J, Zhou Y, Wei Y, Xiong H, Zhang XL* (章晓联) . Cell Mol Immunol. 2022 Aug;19(8):883-897.

  2. Qu ZL#, Zhou J#, Zhou YD, Xie Y, Jiang YJ, Wu J, Luo ZQ, Yin L*, Zhang XL (章晓联)*. Mycobacterial EST12 activates a RACK1-NLRP3-gasdermin D pyroptosis-IL-1β immune pathway. Science Advances, 2020, 6(43): eaba4733.

  3. Wang SR, Min YQ, Wang JQ, Liu CX, Fu BS, Wu F, Wu LY, Qiao ZX, Song YY, Xu GH, Wu ZG, Huang G, Peng NF, Huang R, Mao WX, Peng S, Chen YQ, Zhu Y, Tian T, Zhang XL*, Zhou X*. A highly conserved G-rich consensus sequence in Hepatitis C virus core gene represents a new anti-Hepatitis C target, Science Advances, 2016, 2(4): e1501535, 1-12. (Science子刊)

  4. Yuan CH, Qu ZL, Tang XL, Liu Q, Luo W, Huang C, Pan Q, Zhang XL*.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nan induces IL-10-producing B cells and hinders CD4+ Th1 immunity. iScience, 2018, 11: 13-30.

  5. Bian WX#, Xie Y#, Wang XN, Xu GH, Fu BS, Li S, Long G, Zhou X*, Zhang XL*. Binding of cellular nucleolin with the viral core RNA G-quadruplex structure suppresses HCV replication. Nucleic Acids Res. 2018 Nov 20. doi: 10.1093/nar/gky1177. [Epub ahead of print] PubMed PMID: 30462330.

  6. Sun X, Pan Q, Yuan C, Wang Q, Tang XL, Ding K, Zhou X, Zhang XL*. A Single ssDNA Aptamer Binding to 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nan of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Enhances Immuno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Tuberculosis. J Am Chem Soc, 2016, 138(36):11680-11689.

  7. Pan Q, Wang Q, Sun X, Xia X, Wu S, Luo F, Zhang XL*. Aptamer against mannose-capped lipoarabinomannan inhibits virule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mice and rhesus monkeys. Mol Ther, 2014, 22: 940-951. (Nature子刊)

  8. Song N#, Tan Y#, Zhang LY#, Wei Luo W, Guan Q, Yan MZ, Zuo RQ, Liu WX, Luo FL*, Zhang XL*. Detection circulat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pecific DNA by droplet digital PCR for vaccine evaluation in challenged monkeys and TB diagnosis.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18, 7(1): 78, 1-9.

  9. Zhao Y, Ren Y, Zhang X, Zhao P, Tao W, Zhong J, Li Q, Zhang XL*. Ficolin-2 inhibits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whereas apolipoprotein E3 mediates viral immune escape. J Immunol, 2014, 193(2):783-796. 被FACULTY of 1000引用,并被评价为生物医学top 2%

  10. Liu CG, Wang Y, Zhou X, Zhang XL (章晓联)*. Aptamer-T cell targeted therapy for tumor treatment using sugar metabolism and Click reaction. ACS Chem Biol, 2020, 15(6): 1554-1565.

  11. Liu P, Ren SF, Xie Y, Liu CG, Qin WJ, Zhou YY, Zhang MX, Yang QT, Chen XC, Liu T, Yao QL, Xiao Z, Gu JX, Zhang XL (章晓联)*.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erum-based IgG agalactosylation for tuberculosis auxiliary diagnosis. Glycobiology, 2020, 30(9):746-759.

     

     

     

 

bet356体育在线(亚洲版)(中国)官方网站/手机APP下载ALL RIGHTS RESERVED 2021